日前,IFPI(国际唱片业协会)发布了《2016全球音乐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音乐销量上涨63.8%,达到1.7亿美元,其中数字音乐收入整体上升68.6%,成为近年来中国音乐市场增长最快的一年。但业内人士指出,在“最严版权令”实施后,几个大的互联网音乐平台基本确立“音乐付费”规则,中国市场目前的付费情况有所好转。而IFPI给出的令人欣喜的增长数据来自于播放平台给唱片公司的预付款数据,并不能完全体现中国音乐市场的整体交易现状。报告中预测的中国交易型音乐市场正在形成为时尚早。
版权令实施一年 付费情况并不乐观
2015年是中国音乐版权格局市场震动最大的一年,7月8日,国家版权局下发《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业内称为“最严版权令”。版权令一经推出,16家直接提供内容的数字音乐服务商主动下线未经授权音乐作品220余万首,各大播放平台也纷纷推出会员制度,以QQ音乐为例,普通付费包每月8元,豪华付费包每月12元。基于QQ拥有的庞大用户群和已经运营快八年的绿钻模式,付费效果明显。
《2016全球音乐报告》也指出,上一年度中国数字音乐收入提升了68.6%,但这不能体现音乐付费市场全貌。阿里音乐版权负责人表示,IFPI的报告不能真实体现中国音乐市场的付费情况。“IFPI的数据是从华纳、环球、索尼三大唱片公司收集来的,基于播放平台交付版权方的预付款情况得出,现在的付费情况并没有数据显示得那么乐观。”所谓预付费,是指在不确定收益的情况下,播放平台通常每年要花上亿元去购买唱片公司的数字版权,原则是“多补少不退”,即超出部分要继续与唱片公司分成,如果收益没有达到预付款数额,就以预付金额为主。“版权令实施之后,各大平台都推出了付费服务,付费情况有所好转,但从整体收入来讲,相对于预付的版权费没有可比性。”阿里音乐版权负责人表示。
“避风港”原则滥用导致市场扭曲
IFPI的报告指出,虽然音乐消费获得全球性的增长爆发,但是版税漏洞依然是音乐人和厂牌收益可持续增长的最大阻碍。